拇指問題:鋼琴家的挑戰與解決方法

拇指問題:鋼琴家的挑戰與解決方法

The Chopin Method: Piano lesson 6. The thumb.

影片內容簡譯:(若翻譯內容有任何不妥之處,懇請指正,感謝您的包容與指導)

對鋼琴家而言,大拇指的特性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來進行分級的音樂演奏,但現實是,無論是業餘還是經驗豐富的鋼琴家,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因為糟糕的大拇指技術而受到限制。我們在此提出,處理大拇指的問題與其說是關乎個人天賦,不如說是了解它的運作原理。

大拇指是一個具有更多自由度可以移動的手指。當其他手指在基準位置上受到側向移動的限制時,大拇指卻能靈活地觸及遠處的琴鍵並將其按下。雖然大拇指缺少第三節指骨,但其可移動的掌骨很好地彌補了這一不足,並使其從靜止狀態中靈活活動。例如,在演奏中,大拇指可能會彎曲以彈奏超越第四指的音符。由於相對於其他四指的指尖更短,大拇指可以在手掌中進出,追求流暢的音階和琶音演奏,或者延伸觸及八度的琴鍵。

然而,大拇指也具有一些特性,使其成為鋼琴上最難以處理的手指。例如,當演奏富含黑鍵的樂句時,大拇指需要將手掌的平面向前移動並上抬。此外,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存在複雜的關係。食指的兩塊內在肌肉起源於第一掌骨。然而,鋼琴家通常需要這兩根手指獨立運作,這是一種需要精確訓練的精細技巧。

另一個大拇指的特性是它在彎曲和伸展時可以繞過並旋轉。因此,大拇指與琴鍵的接觸角度會根據其彎曲和伸展的角度而有所不同。指甲是一個良好的介質,可以將力量分佈在大拇指的更大範圍內,但它也為在琴鍵表面感知和穩定手指帶來挑戰。然而,指甲仍能協助大拇指應對其主要挑戰之一——在保持靈活性的同時承受重量。最重要的是,與其他手指不同,大拇指的肌肉富含慢縮纖維,這種特性可以讓人明顯感受到,但代價是大拇指的速度較慢。而其他手指(第二至第五指)則主要依賴於手內快速縮縮肌肉進行演奏,正如我們在本系列第五課中所看到的。

大拇指的使用也可以通過一個三步模式來觀察,即彈奏琴鍵時手指的動作:

1. 感知琴鍵

感知目標琴鍵的表面是實現精細動態控制的關鍵。與其他手指一樣,當將大拇指放置於琴鍵表面時,鋼琴家應能感知琴鍵的位置、高度、溫度和紋理。

2. 彈奏琴鍵

用大拇指彈奏琴鍵時,選擇性地調動肌肉帶來了整隻手的新自由度。在此過程中,拇指外展肌承擔了大部分責任,使大拇指作為一個整體從腕關節處下壓。所有終末肌肉都附著在大拇指基部旁,這意味著任何人都應該能移動大拇指,同時保持遠端關節的自由。

3. 支撐重量

在鋼琴演奏中,大拇指與其他四指的主要區別在於,其他四指有天然的指骨拱形結構來支撐手掌重量及更多,而大拇指則需要通過較弱的骨骼和韌帶結構來支撐重量。此外,大拇指需要在手掌移動過程中保持其角度不變。此時,一組肌肉會進入等長收縮狀態,也就是說,這些肌肉在承重的同時仍保持收縮,甚至移動。

 

拇指對鋼琴家來說可能帶來不少麻煩,因為它在結構上與其他四指截然不同。不僅位置更靠內側,功能也更加多樣化,既需要用來支撐手型,又必須靈活自如地穿越其他手指來完成旋律和琶音等技術動作。拇指的短而粗的骨骼結構,讓它在快速或複雜的演奏中常常成為挑戰的來源,特別是在需要均衡觸鍵力度或進行流暢換指時,問題更加顯著。因此,專注於拇指的靈活性和獨立性訓練,對於鋼琴技術的提升非常重要。

這段教學影片介紹了來自 Tonebase 課程中的四個練習,幫助改善拇指的靈活性、獨立性及操作的輕鬆度。這些練習特別適合初學或中級程度的學生,並且可以隨著影片的節奏一起練習。

影片由羅伯特·弗萊茲(Robert Fleitz)主持,內容涵蓋

鮑里斯·伯曼(Boris Berman)、佩內洛普·羅斯克爾(Penelope Roskell)、西摩·伯恩斯坦(Seymour Bernstein)、

多米尼克·切利(Dominic Cheli)以及奧利·沙漢姆(Orli Shaham)的教學重點。

鋼琴家的拇指難題(引言)
1:33 拇指的解剖與形態解析 (鮑里斯·伯曼)
2:53 拇指關節練習 (西摩·伯恩斯坦)
5:30 進出式哈農練習 (佩內洛普·羅斯克爾)
6:53 琶音拇指扇形練習 (多米尼克·切利)

影片中文簡譯

Boris Berman

拇指是一個非常容易引發問題的手指。首先,拇指比其他手指更重。它自然會落在與其他手指不同的方向上。當其他手指向一個方向彎曲時,拇指卻會往另一個方向移動。我們應該讓拇指與其他手指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否則每次彈奏拇指時都會出現重音。然而,有時候音樂的需求會讓拇指需要更重一些。例如,在巴托克奏鳴曲的一段樂句中,作曲家標記的指法要求只用拇指彈奏。要感受到拇指的輕盈和靈活性,一個好方法是保持拇指的圓潤形狀。讓拇指呈現「O」形,這是理想的形態。

Seymour Bernstein

每根手指都有三個關節:一、二、三。現在讓我們看看拇指。拇指也有三個關節,但第三個關節隱藏在手腕裡,這讓拇指的結構與眾不同。此外,拇指占了我們手部幾乎一半的面積,是非常重要的手指。為了改善拇指的靈活性,我設計了以下的練習。

首先,按下所有的黑鍵,留出中央C的白鍵空著。確保手指接觸黑鍵時用的是指腹,而不是指尖。接著,移動拇指,注意觀察第三個關節如何在手腕內移動。這個練習只是起點,我也鼓勵學生發明自己的練習變化。例如,可以將黑鍵以不同的方式或組合加入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所有的黑鍵應該穩穩地「壓入」琴鍵底部。我稱這種狀態為「扎根」。整個手臂和身體都應該感覺到穩定和放鬆。最後,練習將拇指自然地放到琴鍵上,確保動作流暢而自然。

Penelope Roskell

現在我們來練習將拇指放到琴鍵上。每次彈奏拇指時,我們都會將整個手掌,甚至整個手臂稍微向前移動。我們先從左手開始,將拇指放在白鍵上,並稍微將整個手往前推。接著,再將手往後收一點,然後再為拇指做出向前的動作。

右手也是同樣的方式,從拇指開始,將整個手向前推,再稍微向後移動。這個練習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進行,也可以雙手一起練習,並進一步發展,將其運用到您正在學習的曲目中。

Dominic Cheli

在彈奏超過一個八度的琶音時,可以把手想像成夏天用來降溫的折扇一樣展開。換句話說,按下一個按鈕或觸發某個動作,拇指帶動手自然打開。

例如,在彈C大調琶音時,當你跨越手指並彈下拇指時,手應該自然展開到正確的位置,而不是做出扭曲的動作。這種動作應該像折扇一樣流暢且迅速地展開,讓你的手直接落到正確的琴鍵上。

要練習這一點,可以用拇指練習C大調琶音,專注於手的轉動動作。彈奏C和G音符,然後繼續練習手的自然開合動作,就像折扇優雅展開的過程一樣。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