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比賽 一些注意事項 ▌

▌關於比賽 一些注意事項 ▌
在比賽結束的場邊,總是會聽到家長困惑的詢問:
成績怎麼不理想?
為什麼沒有贏?
參加比賽,大家都想獲得好成績,導致比賽輸了的因素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列出一些小提醒,家長們可以參考看看~

📌容易導致失敗的原因

👉心血來潮臨時決定參賽
比賽的準備期至少都在2個月起跳,一般常見的準備期大約落在2.5-4個月,老師們通常會有關於比賽的課堂進度規劃,而且每一個比賽的難易度不同,如果是匆促決定,往往因為選曲倉促+無法充分準備而導致表現不理想。
👉沒有建立準備比賽的態度
既然要參與比賽,家長與孩子是否都有面對比賽要「好好準備」的決心?
穩定練習以及不輕易缺課是最基本的態度,一旦決定要參加比賽,家長、老師、學生這三方就都要一起投入。
任意缺課會影響老師規劃的學習進度,
沒有足夠的穩定練習會影響對樂曲的掌控及精準度,
不夠紮實的準備會讓上台演奏更慌亂,進而影響比賽的舞台表現。

📌這些作法,並不會讓你贏

👉選擇別人得名的曲目來彈
這是常見的現象,很多參賽者選曲也會朝這方向參考,一首能夠展現實力的曲目絕對是大加分,但是這個曲目卻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
並不是彈了上屆前幾名的曲目,就一定會有好成績,如果這些曲目剛好適合你,那很好,但若不適合,很有可能因為這曲目暴露了你的弱點,反而導致分數降低。
👉過長的準備期
曲子不是彈越久越好,對於學生來說,太早練好放著等,有時候反而容易過了巔峰期,之後就可能越彈越糟,或是練了太久(例如一整年都在練同一首,而且只練這一首),面對曲子已經索然無味,這些狀況都是對比賽很不利的。
👉小孩開大車 (挑選過難的曲目來當比賽曲)
現在很多評審對於這樣的現象會特別注意,即使放慢了速度彈奏完整曲,也早就失去了原先樂曲具備的精采度。程度不足以駕馭樂曲,其實在台上會顯得有些狼狽…
👉一首曲子數位老師多種詮釋
有些求好心切的家長,覺得讓多一點老師幫小孩修整樂曲會有幫助,所以在沒有告知自己指導老師的狀況下,自行尋找別的老師來指點。
其實這是有風險的,音樂很主觀,每個老師對樂曲的詮釋都有自己的邏輯與安排,哪個段落要做什麼事、哪個樂句或是哪個音要扮演什麼角色,老師們都各有獨到的見解。
一首曲子給三位老師處理,很可能就會有三種不同方向的詮釋,孩子如果無法融會貫通或是懂得取捨,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困擾,因為不知到底要照誰的?有些孩子乾脆第一段照A老師的,第二段照B老師的,第三段照C老師,結果就是曲子的整體設計支離破碎,反而讓樂曲面目全非,實在可惜!

❓可是,聽聽不同大師們的建議不是應該有幫助的嗎?

在某些狀況下,聽不同意見確實是對音樂的思考有幫助(畢竟每個人都可能有盲點),可以避免太狹隘的想法,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嘗試。
但學生有可能因為學齡尚淺,對於樂曲處理的認知還不夠成熟,容易混淆。
我覺得比較好的作法是,自己的指導老師也能陪同聆聽這些不同的詮釋和意見,一位有智慧且有能力的指導者,會知道如何吸取精華並且轉化給學生,讓學生在處理樂曲時不至於產生衝突,甚至能讓樂曲的表現更上層樓。

📌分數帶來的疑惑🤔

👉都沒有彈錯,為何分數不高
經常有家長疑惑:奇怪,明明整首都很通順的彈完阿,也沒有停頓或是彈錯誤,為何分數不高呢?
比賽時,評審除了看樂曲的完整性之外,演奏者對樂曲的詮釋以及音色變化掌握、音樂性的展現都是評審會考量的重點,如果只是平舖直述的把音彈完,對於樂曲沒有細膩的呈現或處理,分數可能就不如預期囉!
比賽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建議可以多與指導老師討論,信任並配合比賽期的準備,相信孩子在經歷過一場比賽的洗禮,一定會有所收穫與成長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