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ion Peters 綠皮系列已於 150 年前推出。這部影片緩緩道出成功背後隱藏著一段不該被遺忘的動盪而複雜的歷史。
影片內容簡譯:
進入21世紀,Edition Peters 的樂譜廣受全球音樂家的喜愛與使用,其標誌性的綠色封面象徵著品質與實惠。這個故事始於1867年,地點是在德國的萊比錫市。音樂出版商馬克斯·亞伯拉罕(Max Abraham)和尤利烏斯·弗里德蘭德(Julius Friedländer)抱有一個簡單而雄心勃勃的願景:讓樂譜成為人人都負擔得起的產品。他們的倡議引發了音樂出版業的變革。
自 Edition Peters 系列作為“音樂的通用圖書館”推出以來,150年過去了,如今其目錄已包含超過12,000個樂譜版本。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蕭邦、葛利格、馬勒、孟德爾頌、莫札特、舒伯特、勳伯格、舒曼、理查·史特勞斯和瓦格納等人的作品,以及約翰·凱奇、喬治·克拉姆、莫頓·費爾德曼和利蓋蒂等20世紀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元的曲目目錄。如今,Edition Peters 仍驕傲地出版許多當代傑出作曲家的作品。
然而,“綠色系列”成功的背後隱藏著一段動盪且複雜的歷史,既深具悲劇性,又充滿啟發性——這段故事不應被遺忘。
19世紀的萊比錫是當時的音樂中心。這裡是著名的萊比錫布業大廈管弦樂團的所在地,也是孟德爾頌、舒曼和瓦格納生活並作曲的地方,孟德爾頌還在這裡創辦了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貝多芬、舒伯特和布拉姆斯的新作曾在此首演,正值重新發現萊比錫前教堂音樂總監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樂的時期。
此外,這座城市在鋼琴製作以及書籍和音樂出版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被稱為“圖文街區”的街區擁有超過1000家零售商、印刷商和出版商——這裡是引發音樂行業革命的完美地點。1860年代,萊比錫音樂雕版師 Carl Gottlieb Röder 成功開發了一種用於音樂的高速印刷技術,該技術使用之前在書籍印刷中引入的旋轉印刷機。當時的彼得出版社負責人 Max Abraham 立刻看到了這項發明的巨大潛力。
新的系列被以令人欽佩的效率推出,1867年11月,第一批“Edition Peters”樂譜正式面世——其價格僅為以往印刷樂譜價格的五分之一。該系列的第一號作品是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在長期作為這位音樂史上偉大人物的故鄉萊比錫,不可能是其他人任何作品能擔任這第一本被出版的作品。
有一位作曲家對彼得音樂出版社的成功貢獻最大,那就是愛德華·葛利格(Edvard Grieg)。葛利格與出版社之間的獨特關係在大量的通信中得到了精彩的記錄。Max Abraham 和 Henri Hinrichsen 不僅在財務上支持這位作曲家,還與他保持了密切的友誼,這段關係充滿了相互信任和精神上的慷慨大方。葛利格對他的出版商一生的感激之情,是他們個人聯繫的重要見證。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的成功為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回報。Abraham 和 Hinrichsen 與葛利格分享了這些財務上的成功,其程度遠超出他們合約上的義務,這正體現了他們的商業道德。在公司於1900年慶祝成立百年時,葛利格給 Abraham 寫了一封信。
20世紀初期,C. F. Peters 正處於其成功的巔峰。由於“綠色系列”的推出,彼得音樂出版社在古典音樂出版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公司在芝加哥、費城和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了這個版本,並成為全球領先的出版商之一,這對 Max Abraham、他的侄子 Henri Hinrichsen 和他們的員工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新版本的創作不僅意味著德國市場的擴展,儘管它確實對彼得出版社在德國的業務產生了影響。它還為公司創造了一個極為龐大的出口市場。原因很簡單:樂譜的價格變得更便宜了,可用的版本種類更多了,生產的數量也增加了許多,很快彼得出版社的樂譜就被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我們有一張非常棒的照片,展示了倉庫中包裝部門的情景,他們正在將一個大型的包裝箱裝上運往波士頓的彼得出版社樂譜。
在 Abraham 去世後,Henri Hinrichsen 繼續擴展綠色系列,同時引進了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包括 Richard Strauss 的交響詩、Arnold Schoenberg 的《五首管弦樂作品》和 Mahler 的《第五號交響曲》。這些決策雖然在當時顯得大膽且昂貴,但從長遠來看,它們證明了具有高度的經濟效益。與他的叔叔相似,Hinrichsen 對文化慈善事業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他慷慨地支持藝術,並創立了學院、博物館以及以其豐富收藏著名的彼得音樂圖書館(Peters Music Library)。
除了當代音樂之外,該公司還專注於保持忠於原始資料的新版本標準曲目。Edition Peters 是這一理念的早期倡導者,這一理念由萊比錫的 Breitkopf & Härtel 出版商發展,並被稱為“Urtext”(原文版)。如今,Urtext 理念已成為如慕尼黑的 Henle 出版商等公司的核心理念。巴赫專家 Ludwig Landshoff 僅是眾多以學者和表演家身份聞名的編輯之一,他們的工作對於綠色系列的成功至關重要,並且影響至今。
隨著納粹政權的崛起,Edition Peters 面臨巨大的挑戰。由於 Hinrichsen 家族的猶太血統,他們在大屠殺中遭遇了可怕的命運。由於該公司在業界的高知名度,它成為了“雅利安化”(Aryanisation)政策的早期目標,這意味著被強迫出售給非猶太人持有者。家族的長子兼公司繼承人 Max 的新婚受到種族法的針對,他與妻子和嬰兒期的女兒一起離開萊比錫前往英國。他的弟弟 Walter 則逃往紐約。
Henri Hinrichsen是愛德華·葛利格(Edvard Grieg) 和無數音樂家、音樂出版商的慷慨捐助者、密友和支持者,於1942 年9月17 日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被謀殺。
在經歷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逝世後,Max 和 Walter 展現了極大的勇氣與堅韌。他們在戰後的歲月中克服了種種困難。Max 在倫敦成立了名為 Peters Edition Ltd 的新公司。他的弟弟 Walter 則在紐約創立了 C. F. Peters Corporation。原萊比錫的公司在東德共產黨政權的統治下被國有化,但仍繼續出版品質卓越的學術版新版本。
在西方,這段時期主要面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為爭取家庭在繼承和出版權方面的合法權益而展開的鬥爭,特別是在英國;二是通過與新作曲家達成前瞻性的協議來擴展當代曲目。
沃爾特·亨里希森(Walter Hinrichsen)在紐約展現了卓越的商業才智,簽下了約翰·凱奇(John Cage)和喬治·克拉姆(George Crumb)等作曲家。
「這是一首美麗的作品。‘Dream’ 真的是一首美妙的作品。」作為凱奇基金會的成員,我經常遇到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的人,他們會說:「凱奇的音樂!我討厭他的作品!」而我總是帶著真誠的驚訝回應:「你討厭他所有的作品嗎?」因為凱奇就像貝多芬一樣,他在不同的時期創作了不同風格的音樂。
據說荀伯格曾評論道:「他或許是我最有趣的學生——不是一個作曲家,而是一個天才的發明家。」
有趣的是,這也正是我們今天想要做的事情。我們有一些對科技和音樂同時感興趣的人。現在所使用的科技與過去不同,但他們對這兩者的熱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名為 Tido 的構想。這個概念正被轉化成一個平台,本質上是在做與 Max Abraham 相同的事情,就是為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創造一些美好的事物,讓他們以全新的方式來享受音樂、演奏音樂,並體驗音樂的豐富內涵。某種意義上,這與 Max Abraham 所做的事情是一致的,只不過我們現在是通過 Tido 來實現。
經過多年協商後,彼得音樂集團(Edition Peters Group)終於在 2010 年成立,將整個業務交還給沃爾特·亨里希森(Walter Hinrichsen)在美國的繼承人以及設在倫敦的Hinrichsen基金會。Hinrichsen基金會通過彼得音樂出版社的收益來推動和支持當代音樂,使其成為Hinrichsen家族在音樂贊助傳統及亨利·亨里希森(Henri Hinrichsen)在萊比錫慈善事業的真正繼承者。
2014年10月,德國公司回到了萊比錫,並重新設址於塔爾街 10 號(Talstrasse 10)。這棟華麗的建築由馬克斯·亞伯拉罕(Max Abraham)於 1874 年委託建造,作為公司及其家庭的基地。
如今,彼得音樂出版社在萊比錫、倫敦和紐約擁有三個辦事處,真正實現了國際化的發展。自綠色系列推出 150 年以來,這系列依然穩步成長,新書目涵蓋從巴赫、蕭邦、李斯特的原典版(Urtext)到來自全球作曲家的當代音樂作品。
這些產品在實際使用中也非常出色。紙張顏色的選擇深受音樂家喜愛。它是奶油色,而非刺眼的白色,因此即使在強光下,他們也能輕鬆閱讀。此外,樂譜能平放在琴譜架上,這些小細節對音樂家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始終努力不斷提升品質,雖然我們總能改進,但我認為馬克斯的願景非常正確,他對於品質、實用性和可負擔性的堅持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