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這些音樂家也是打卡狂嗎? (上)

你知道這些音樂家也是打卡狂嗎? (上)

#音樂史不無聊

出國旅行一定要打卡波ig的啊! ?
你知道這些音樂家也是打卡狂嗎? (上)

從文藝復興時代之後,為了培養成為領導者的能力和見識,完整所謂的紳士教育,歐洲的貴族子弟開始興起壯遊歐洲的風潮。

這樣規模龐大的旅遊目的則為了汲取豐富的藝術、音樂、文化、科技等知識,憑藉著幾乎無限的金援,這些富二代們花上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帶上基本(?)的侍從、廚子、車伕、畫家等,由學養豐富的嚮導陪伴,穿越歐洲各地,橫跨阿爾卑斯山,蒐羅藝術品、學習各種語文和科技、接觸音樂家和新式音樂、與同為上流社會的菁英來往;這樣的壯遊成為富有和博學的象徵,也造就上層社會中的核心認同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彷彿仕紳教育的畢業旅行。

小編出國只能帶額度不高的信用卡
人家畢旅去阿爾卑斯山小編畢旅只能去劍湖山

這樣壯遊風潮的巔峰是18世紀的英國,當時的英國貴族,從牛津或劍橋大學畢業後,便會前往法國與義大利來場遠遊,主要目的地是巴黎、羅馬、威尼斯三個人文薈萃的大城,其次則是佛羅倫斯和那布勒斯,後來因為龐貝和Ercolano等古城在18世紀逐步被挖掘出來,自然也成為時興的旅遊地點;而因為參加壯遊的人數越來越多,甚麼必去景點、必玩路線、必買伴手禮、必吃必看必訪…種種SOP應運而生,甚至有專門的旅遊路線圖。

#人家的伴手禮把希臘羅馬古物搬回家
#家裡擺不下就蓋房子
#蓋了房子還擺不下就捐給博物館
#覺得龐貝建築很酷回家順手蓋了一棟一樣的

這樣的風氣逐漸影響到歐陸的其他國家,19世紀除了王公貴族以外,中上階層的富二代也開始流行這樣富有教育功能的旅行,而音樂圈講到富二代會想到誰呢? ?

登愣!

當然是連名字都很幸福的孟德爾頌! ???

孟德爾頌二十歲那年爸爸給了他一筆足夠花三年的旅遊基金,展開了他的壯遊儀式,足跡踏遍英國、蘇格蘭、法國、瑞士和最重要的目的地義大利。

#請問有缺隨從嗎?

旅途中拍照打卡寫部落格不是現代人才有的行為 #你看看齊天大聖都會寫到此一遊了?
在沒有手機和社群網路的年代,就用寫遊記取代部落格、書信取代打卡、用繪畫代替拍照。

孟德爾頌也不例外,到任何一個地方就先寫(波)信(文)給姊姊芬妮,詳細描述自己的心情和旅程,擅長水彩畫的孟德爾頌還會將各處的風景細細地描(拍)繪(照)下來,與姊姊分享他的所見所聞。

#媽我在這兒?

除了凡夫俗子的拍照和打卡以外,音樂家自然要用音樂寫部落格,在英國和蘇格蘭旅行的途中,孟德爾頌到著名的芬加爾洞窟探險,被洞窟奇詭的外貌和波浪發出的奇特回響所震撼,回程馬上寫下了著名的「芬加爾洞窟」主題,並立刻寄給姊姊,還附註:「為了讓姊姊知道我在這兒受到多大的感動,讓你聽聽浮現在腦海裡的旋律。」?

他也參觀了位於愛丁堡的霍里路德古堡遺蹟,這裡曾是蘇格蘭女王的居處,經過歷史的跌宕而逐漸頹圮;孟德爾頌在斑駁的石牆和蒙塵的輝煌間,感受到前人的浪漫與悲傷的故事,他在信中寫下:「……我在這古老的房子裡,找到了蘇格蘭交響曲的靈感。」,隨信附上的還有16小節的主題旋律。?

離開倫敦之後,孟德爾頌短暫的回到了柏林,隨後又去威瑪拜訪忘年之交大文豪歌德,在歌德的建議下,決定前往義大利;他先去了慕尼黑、林茲、維也納與布達佩斯,於秋天的時候抵達了威尼斯,來自寒冷北國的孟德爾頌,對南方水都風光驚艷不已,於是寫下了威尼斯船歌op.19-6,描寫運河上貢多拉的船夫,一邊搖著船櫓,一邊哼唱民謠,並且很快地寄給姊姊。

南歐的熱情風采帶給孟德爾頌一段愉快的時光,正如他信中所說的:「來到義大利旅行是我人生中至高無上的快樂!」

#壯遊太久篇幅太長
#小編沒有壯遊只能神遊
#待續

#不要再相信音樂家都是窮死的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我們跟偉人還是有共通點的
#是指打卡的部分不是隨便出國玩三年
#誰來一起聊聊音樂史
#停看聽音樂培訓中心
#歡迎按讚追蹤分享

發表迴響